農婦高考成績超二本線16分
付慧珍的班主任在指導她填報志愿
核心提示
2004年冬天,正在上高二的付慧珍因為身體原因輟學在家。2011年7月,已經結婚生女的她,在婆婆和全家人的支持下,來到林州市實驗中學插班讀書。在今年高考中,付慧珍考出了525分(文科)的好成績,高出二本線整整16分。
A高二時因病輟學七年后想重回課堂
前天上午,記者一行來到林州市東崗鎮(zhèn)西崗村付慧珍家時,26歲的她正在照看一歲半大的女兒。
付慧珍中等個,面目清瘦,戴著眼鏡,文氣之余還有點娃娃相。在她居住的房間內,大紅的喜字還沒有褪色,雖簡陋,卻非常干凈整潔。四面的墻上都貼著音標、圖紙,床頭、案頭隨處可見堆積的書籍。
付慧珍說,8年前,她在林州市四中讀高中,成績很好,也很穩(wěn)定。但是因為學習壓力太大,身體一直不好,再加上家庭貧困,她高二上了一個學期就輟學了。這也成了她心頭最大的遺憾。
輟學后,付慧珍在安陽市一所幼兒園教書,又學了一年的電腦?吹缴磉叺霓r村女性,要么出去打工,要么在家,她想走另一條路——上大學,然后找個好工作,幫助家里減輕負擔。
2008年,付慧珍報名參加了河南大學的成人自考。2009年年底,她嫁給了同鎮(zhèn)西崗村的付紹有。盡管成了家,付慧珍仍然沒有中斷學習。2011年,她意識到成人自考的出路小,畢業(yè)后找工作也受到很多限制。于是,她毅然放棄了自考,決定重返學堂,再試試考大學。“考上了我就沒有遺憾了,考不上的話我就安心在家!
B得知兒媳想法公婆都很支持
付慧珍沒有想到,她的這一想法居然得到了婆婆和全家人的大力支持。婆婆付書菊說,鄰居們聽說后都說她這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笆畟人中就有十個人說我糊涂,他們都說兒媳婦要是考上大學有了本事,還要你家孩子嗎?我從來就沒有這樣想過。”
公公付保年也是極力支持。他說,他上學時成績也很好,由于趕上“文革”,因家庭成分問題而沒能繼續(xù)讀書,總覺得很遺憾。所以,當得知兒媳的想法后,他毫不遲疑地說:“去,去找學校,別一直拖了!
就這樣,2011年7月份,54歲的婆婆付書菊帶著兒媳來到了林州市教育局詢問情況。得到“只要有學校同意接收,就可以上”的答復后,婆媳倆便開始四處找學校。付書菊想到自己的小兒子付兵是在林州市實驗中學考上大學的,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帶著付慧珍來到這里,向該校副校長王開玉說明了情況。
王開玉說:“在農村,一般成家的婦女都是看孩子照顧家,不會再有學習的念頭,而且當時她的孩子都7個多月大了,我就問她是否考慮好了,這么多年沒有學習,成績能否趕得上?她說自己一直在堅持自學,并保證不會因為家庭影響學習。她的事深深感動了我,而且國家也有規(guī)定,初中畢業(yè)三年以上的人員,是可以參加高考的。因此學校就將她留了下來!
C學習努力高考成績挺不錯
入學伊始,由于長時間沒有接觸高中知識,再加上如今是新課標,付慧珍學習非常吃力,“基本上從零開始,重新學”。在去年9月份第一次月考中,她只考了200多分,在班里排倒數第二名。
月考失利,付慧珍沒有灰心,她更加發(fā)奮學習,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從最基礎的知識學起。她的班主任兼數學老師侯朝軍說,他在中午午休時路過操場,每次都看見付慧珍對著墻在高聲背書!盎壅湓趯W校住,一個月回家一趟。這一年來,她就請過兩次假,一次是因為孩子病了,一次是她家的一個親戚結婚,但待了兩三天就又趕回學校學習。”
付慧珍的成績有了大幅度提升,在一次測試中,數學成績最差的她甚至考了滿分。無論上課還是自習,她都非常努力。到沖刺階段,她的成績更是穩(wěn)步提升。從前十名到第五名,最好的一次考了班級第二名。
高考成績出來那一天晚上,付慧珍全家都是一夜沒睡。她的小叔付兵從網上查到付慧珍考了525分的好成績,激動地向全家人報喜。
D兒媳求學苦了公婆老兩口
“她的求學事跡傳開后,感動了整個村子。”西崗村村支書王虎林說,“星期天慧珍也是非常努力,她在家從來就沒有看過電視。她左手抱著孩子,右手都在看書。這種精神非常難能可貴,已成為村里鼓勵孩子好好學習的正面教育典型!
據村民們介紹,在付慧珍求學的這一年里,可苦了婆婆付書菊,年過五旬的她不僅要照看家里的三畝地,還要照顧7個月大的小孫女。但付書菊從來都沒有抱怨過,相反,她認為兒媳是在“學本事”,不能讓她有后顧之憂,將家里的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條。
高考那幾天正值麥收時節(jié),一考完,付慧珍就趕回家?guī)凸牌鸥铥溩。而付書菊老兩口也趁著兒媳在家,不用他們帶孩子了,就去工地上幫人建房賺錢。采訪當天,一直等到中午,記者才見到付書菊老兩口回家,他們到家第一句話就是:“去給兒媳賺點錢,就算掙不夠學費,也能賺些生活費!
直到現(xiàn)在,付慧珍的女兒晚上都不跟她睡一塊兒!巴砩献屗ジ鷭寢屗,她都會拉著慧珍來我們屋里,非得跟爺爺奶奶睡!备稌毡е约旱男O女說,“慧珍非常懂事,從來不開口向我們要錢。她一心想上大學,找個工作補貼家里,我們哪能不支持呢?我始終覺得,錢是攢不下來的,趁年輕多學些本事才是正事。”(來源:大河報 首席記者 張志立 實習生 徐曉慧 李驍晉 文 圖)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