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未覺得自己需要一份晚報 河源晚報改變他想法
葉戰(zhàn)祥近照。
往事如煙,轉(zhuǎn)眼7 年多過去了,每當我回憶起與《河源晚報》的情緣,難忘的歲月便在眼前閃現(xiàn)。有人說,“七年之癢”后,在平淡的朝夕相處中,彼此變得熟悉了,人的細胞將完成一次整體的新陳代謝,但是我覺得七年“不癢”,這或許將是我認識一個嶄新晚報的機會。
時間要回到2007 年以前,繁忙的案頭工作,單位、家庭間的來往穿梭,使我無暇、更無心于雜志、書籍。偶爾外出,旅途中瀏覽外地的晚報,也許由于行色匆匆,文不入心;也許由于異地新聞事不關(guān)己,晚報給我的印象只是普遍的社會關(guān)注與民生問題。我從未覺得自己需要一份晚報,更沒想到就在我的身邊已悄然成長起來了一份屬于我們河源人自己的《河源晚報》。
直到2007 年我正式來到紫金縣委辦從事新聞工作后,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接觸了《河源晚報》。展報之余,我不由驚嘆:原來在我們身邊,竟也有這樣一份貼近大眾、內(nèi)容豐富的報紙!于是,當時年輕的我養(yǎng)成了每天早上上班前必須翻閱的習慣。下班回來,順手取了報紙,收拾妥當后靜坐默讀,一份充實、一份寧靜充溢心間。
每每看到呈現(xiàn)在版面上關(guān)于民生、社會熱點問題的時候,我都會對晚報人給予深深的佩服之情,這在我第一年的工作中,就能體驗到晚報人采訪的辛苦。2007 年6 月8 日,暴雨無情襲擊紫金,紫金縣瓦溪鎮(zhèn)境內(nèi)的九樹河河水陡漲,洪水洶涌襲來,該電站攔河壩上的閘門由于斷電無法打開,攔河壩告急,電站副壩告急,壩下5000 多名村民生命財產(chǎn)受到嚴重威脅。隨后,我與時任晚報紫金跑線記者廖雪暉等冒著大雨來到瓦溪鎮(zhèn),在水電站旁一直蹲守了6 個小時,實地見證和采訪了當?shù)馗扇河⒂聯(lián)岆U的事跡。晚報人深入一線采訪的精神、勇氣讓初次走上新聞工作的我感觸良多。
之后,采訪的稿子很快見報了,而且還寫上“特約記者”的名字,從此我便與《河源晚報》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這一紙情緣也許注定永久的相伴相依。每次投稿后的幾天里,我每天都要把晚報反反復復翻遍,深深地希望上面會有自己的名字。早幾年,網(wǎng)絡(luò)通訊設(shè)備遠沒有現(xiàn)在這么發(fā)達,不像如今上網(wǎng)便可以很快找到附有自己名字的新聞作品,而當時我也將這些我共同參與采訪并見報的報紙收藏在自己的書夾里。
還記得第一次去晚報拜訪時,報社跟現(xiàn)在一樣在市區(qū)的紅星路。那是一個夏日的午后,我迎著艷陽來到時任報社社長、總編輯梁偉光所在的辦公室。那時候覺得那棟樓的樓梯好高,似乎也在寓意著,新聞的創(chuàng)作之路以及新聞視覺,也是這么高遠。從那一次之后,每年年底我都會參加晚報組織的筆會,也在筆會中認識更多與晚報結(jié)緣的新聞人,這些朋友在我生活、工作中都給予我很大的幫助。
也是日久生情,也是習慣使然,這么多年一路走來,我對晚報總是情有獨鐘。每過一段時間,我總提醒自己,好久沒給晚報投稿了,該寫出點東西來了。前些日子,在得知晚報明年即將創(chuàng)刊20 周年的時候,報社邀請我寫下結(jié)緣之文,提筆之際,我又想起晚報對我的提點、知遇之恩,讓我始終如沐春風、如飲甘露。多年來,墨香伴隨我走過了青春年華,走過了我生命中永遠值得回味的美好時光。時至今日,盡管我的生活和工作都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唯有對《河源晚報》的那份癡情從沒改變過,反而愈加篤深。
一路走來,我親眼見證了《河源晚報》從小到大的歷程,也看到了晚報人從老朋友到更換一批富有新鮮血液的年輕人,與晚報人在一起,我總覺得有一股興奮勁。在《河源晚報》創(chuàng)刊20 周年之際,衷心希望晚報能再創(chuàng)輝煌,辦出老百姓愛看的報紙。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