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戰(zhàn)斗在《河源晚報》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轉眼間,《河源晚報》整整走過了20個春秋。回首與她同行的日子,我心中總有一分親切、溫馨和滋潤的感覺。
我跟《河源晚報》的緣分始于2002 年8 月,剛從大學畢業(yè)的我,在機緣之下,有幸加入河源晚報社,成為報社的一分子。最初,我只是一名懵懂的小青年,到哪采訪、寫什么稿子、怎么寫 ……這一切都不懂,但在“師傅” 的帶領下,我很快出師了。記憶中,最讓我難忘的是我單獨采寫的第一篇稿件,讓我無怨無悔地在新聞道路上走了12個春秋。
那是在2002 年10 月份,當時河源的高溫天氣持續(xù)了一個多星期,為了更深入了解市民是通過何種方式消暑,我深入大街小巷采訪第一手資料,經(jīng)過多天的采訪與觀察,了解到市民喜歡在這樣的天氣里利用苦瓜這一種蔬菜消暑,于是撰寫報道《河源人愛“吃苦”》,這是我在沒有指導老師的指點下采寫的第一篇報道,稿件刊登后,受到了報社領導的好評,這也使我更加堅定了自己干好記者這份工作的信念,讓我在今后的一段時間里更積極、更深入地挖掘民生新聞。
俗話說“干一行愛一行”,在與《河源晚報》共同戰(zhàn)斗的歲月里,讓我學到了很多,讓我愛上了新聞這個行業(yè)。從一開始寫消息新聞,到后來寫通訊新聞,每一次進步都與《河源晚報》眾多同事與領導的關心和指導分不開。在《河源晚報》工作的5 年時間里,我參與的新聞報道近 2000 篇、100 多萬字,其中不乏有深度、有影響力的新聞報道,使我在河源新聞界中嶄露頭角。
2007 年7 月,我從河源晚報社調(diào)入源城區(qū)委辦公室任新聞秘書,雖然離開河源晚報社,但我依然關注著《河源晚報》的發(fā)展,特別是在新聞秘書這個崗位上,讓我有更多的機會與《河源晚報》接觸。每當源城區(qū)有重大活動的時候,我總會第一時間想到“老東家”,并及時地把信息傳遞給老同事們,每一次的合作總是愉快的,每一個消息總是及時的,每一篇報道總是深入的……
潤物無聲絲絲情。《河源晚報》樹起了我的自信,伴我成長,更是給我的人生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和難忘的經(jīng)歷,在我的成長道路上樹起了我人生的坐標。衷心祝愿《河源晚報》辦得更好,辦得更出色。
源城區(qū)委新聞秘書 黃赟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