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孤獨
不知道為什么,這一路走來,總覺得有些遺憾,總覺得有些人有些事,是自己辜負了。辜負了,除了說一句遺憾,一轉身,再相遇竟然是那么的無語!因為面對那些人那些事,一些話確實是蒼白的!人一輩子總會對不起一些人,總會有一些遺憾的事。我不知道這種遺憾會在心里多久,也許很快就會遺忘,也許一輩子都會記著,但那種一想起就會心里隱隱生痛的感覺是永遠不變的。
幾年前有一位學妹給我寫了一封信,信中有這么幾句話:“你就是這樣一本書,集傳統(tǒng)文化精髓于一體的一本書,讓人看后忘記塵囂、忘記喧鬧、忘記功利,能夠安靜地坐下來品味夏天味道的一本書。相識是一種緣分,在夏天的酷暑里,淡淡地品味春的芳、秋的爽、冬的純;蛟S童話里的故事都是美好的,或許保持一定的距離,用一種審美的態(tài)度去看待事物,事物才會保持那份美,超過了那段距離,就會發(fā)現原來朦朧后是俗不可耐的現實。現實中的你要上課,要備課,要改作業(yè);現實中的你為現實的問題煩惱著,考研不成功,去了一個不想去的學校,再一次的落榜,于是你還得停留在塵世。于是多了一份塵世的塵,多了一份塵世的世。”
剛開始,我還不以為然,以為只是空間的距離拉開了彼此,可隨著經歷的增多,我發(fā)現自己確實變得世俗了,多了一份塵世的塵,多了一份塵世的世了。但是,更多的,我覺得是在這世俗的背后,我們慢慢學會了承受。
依稀記得高考結束后的那第一個清晨, “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我靜靜地躺在宿舍的床上,盡管還有鈴聲,卻沒有了往昔上下樓梯的喧鬧和急促。我依然在床上靜靜地等、細細地聽,寂然沒有了聲音。明明醒了,卻好像還在夢里。
學生們都離校了,卻留下了失眠的我!無聊中,起床打開電腦,看看新聞,不是沖突,就是洪水,生離死別每一天都在我們身邊上演,我不知道是我們的心靈太疲倦,還是真的已經麻木,為何面對這些,我們已經沒有多少耐心去傾聽。也許這只是我們的一種無奈,面對生命的脆弱,面對天災人禍,我們只能感嘆生命的渺小,只能用漠然來掩飾我們內心的惶恐。
倏忽之間,高三已經過去了,我好像還來不及駐足,它就義無反顧地去了。身為高三的老師,特別是作為班主任,總是感覺肩上壓力倍增,必須信心滿滿,所以累也是如影隨形的。當時的自己,總期待著早一天結束,早一天解脫,當驀然一轉身已成過去時,自己的心里卻空了。也許,這就是老師的悲哀:工作時,繁瑣著、糾結著;不工作時,空寂著、孤獨著。也許當自己習慣了一種熱鬧,習慣了一種忙碌時,突然間的余閑就會是一種無所適從。曾經對自己的學生說:“你們一茬一茬地離開學校,老師卻會總在同一個地方——三尺講臺揮灑汗水。” 這里面盡管有對離別的一種預見,可當離別確確實實地來臨時,人還是會傷感,F在我似乎理解了“飛蛾為什么會撲火”,因為那是一種宿命!老師其實不偉大,老師其實是落寞的,如果要說偉大,那也指的是老師必須能忍受離別、承受落寞、品味清冷罷了!
離別的傷感、生命的逝去,學會了承受,才會讓我們覺得活著真好、在一起真好。所以,沒有離別時要懂得珍惜,離別了的就要享受祝福!
鐘海輝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