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源先賢黃宗憲的革命故事
7 月26 日,東源縣曾田鎮(zhèn)銀坑村委會在石門小組鹿子坪例行文物普查時,偶然發(fā)現(xiàn)一刻在石碑上的“委任狀”,上書:“委任狀,委任黃宗憲為中國國民黨印尼綱甲烈港支部干事。此狀,孫文,中華民國十一年九月九日。” 上面還刻有孫文的印章。今年53 歲的黃蘇基告訴記者,黃宗憲是他的祖父,為了紀念祖父為革命做出的貢獻,特地把這一委任狀按原樣刻在屋前的石碑上,讓后人永遠銘記,至今逾有30年了。
黃宗憲的后人黃瓊山(右)在講述先輩革命事跡。
刻在山間石碑上的“委任狀”。
為抗日而回國
黃宗憲,1884 年生于曾田銀坑鹿子坪,祖上世代勤勞,注重家學,講究功德。1905 年,21 歲的他漂洋過海到印尼謀生,教過書,辦過胡椒園,也進過工廠當過管理員。上世紀初,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在印尼影響深遠,身居異鄉(xiāng)的他積極慷慨解囊支持革命運動,并向當?shù)厝A僑大力宣傳孫中山的救國方略。1922 年9 月9 日,黃宗憲被孫中山委任為中國國民黨印尼綱甲烈港支部干事。
上世紀三十年代,由于日本侵略者步步緊迫,中華民族危機空前嚴重。黃宗憲毅然拋棄印尼的安逸生活,于1936 年1 月回國,在本鄉(xiāng)及義合等地執(zhí)教,借教壇積極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宣傳革命主張,在群眾中享有一定的威望。1938年,黃宗憲被時任河源縣縣長鐘耀坤委任為橫坑鄉(xiāng)鄉(xiāng)長。
辦教育來救國
為改變曾田橫坑教育落后局面,1938 年,他拿出多年積蓄在橫坑創(chuàng)辦了“興中學校”。為表彰其辦學功績,鐘耀坤特批,以 400 多擔“禾尚租”作為“興中學校”的辦學經費。
該校雖名義高小,實際上政治傾向很濃,吸收了數(shù)十名青少年入學,培養(yǎng)了一批學生投身于抗日救亡活動,選派張萬祥、丘春恒、潘朝興等三名學生到東江抗日先鋒隊河源總部學習受訓,并以他們?yōu)楣歉,組織抗日先鋒隊,成員達60多人。隊員到處張貼抗日宣傳標語、演戲,教民眾唱《義勇軍進行曲》《黃河頌》《大刀歌》等歌曲,活躍在橫坑、曾田等地。
因“禾尚租”差點丟命
1941年夏收時,國民黨縣政府派出警員 100 多人,進駐橫坑鄉(xiāng),強迫當?shù)剞r民上交 “禾尚租”,違者封割田禾。橫坑鄉(xiāng)300 多名青壯年奮起反抗,趕走了縣警隊。
后來,身為鄉(xiāng)長的黃宗憲帶著孫中山的委任狀和前任縣長鐘耀坤關于“興中學校”辦學經費的批文,前往廣州向省長吳鐵城提出申訴。消息傳到河源,時任國民黨河源縣長的杜清惱羞成怒,趁黃宗憲晚宿河源縣城之際逮捕入獄,并宣布開除其國民黨黨籍,撤銷鄉(xiāng)長職務。被孫中山委任為中國國民黨印尼綱甲烈港黨部部長的黃甲元(原籍橫坑人)等僑領聯(lián)名上書國民黨南京政府,狀告杜清迫害辛亥革命志士和歸國華僑。于是,關押達半年之久的黃宗憲才得以安全返家。
黃宗憲的后人黃瓊山今年已是90多歲,他說,委任狀原件被毀于十年“文革”期間,石碑上的“委任狀”是根據(jù)復印件制作的。
本報記者 張濤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