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中的革命堡壘 戰(zhàn)火中的干部搖籃 連平縣忠信鎮(zhèn)華南小學光榮革命史代代傳
“1940年-1943年,中共后東特委先后派遣地下黨員鐘明、鄧基到華南小學以教書為公開身份,從事黨的地下革命活動……”站在一座修繕后的客家圍屋前,同行的市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駐連平縣忠信鎮(zhèn)柘陂村第一書記葉慧星告訴記者,就在這個華南小學黨組織舊址,我黨曾以星火燎原之勢,進行了抗日救亡宣傳,輸送了一批批進步青年,鍛煉出不少優(yōu)秀干部。
華南小學黨組織舊址墻上掛著《華南小學校歌》。
紅色搖籃見證革命歷史
“柘陂華南小學黨組織活動舊址位于柘陂村吳氏祖祠,1934年,為了躲避國民黨反動派耳目,吳氏祖祠改為華南小學,一些進步人士以教書為名,開展地下革命工作。”在華南小學黨組織舊址,記者看到這里陳列著許多革命時期的文物以及展示牌,好像在無聲地訴說著它的來歷。葉慧星介紹說,當時,這里的村民思想進步,條件好,所以,中共東江特委看好這一戰(zhàn)略要地。
據(jù)了解,1941年春,中共地下黨員鐘明到華南小學任教,并以此為據(jù)點,開展革命活動。1943年,共產黨員鄧基接管鐘明的工作,在華南小學以教書為掩護,進行地下活動。鄧基在華南小學工作期間,與忠信、大湖地下黨組織取得聯(lián)系之后,以柘陂為點開展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教育工作。
為了壯大我黨的力量,鄧基舉辦農民識字夜校和青年救亡讀書會,借舉辦農民識字夜校的機會,發(fā)展和接近進步人士,通過傳授文化知識,宣傳唯物辯證法和無神論,進行抗日救亡宣傳。在此基礎上,鄧基發(fā)展了一批進步學生,組織他們成立了青年救亡讀書會,向他們宣講敵后游擊戰(zhàn)爭的故事,對他們進行革命教育。
在鄧基等共產黨人的影響下,華南小學成為了革命的堡壘,學校中的地下黨組織為黨傳遞情報、掩護領導人、輸送青年參軍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一曲校歌傳唱革命風云
“忠信河畔柘陂村中,華南是我們的學校,在這里活躍著年青一代,在這里開辟著革命大道……”在華南小學黨組織舊址墻上,掛著由鄧基、羅楚生作詞,李一群譜曲的《華南小學校歌》。
據(jù)葉慧星介紹,《華南小學校歌》一直伴隨著華南小學進步師生與敵人斗爭到底。除了譜寫校歌,鄧基與其他進步教師一起還組織了歌詠隊、醒獅團,到忠信各地宣傳演出,將革命內容寄寓其中,隱蔽地達到傳播革命思想的目的。通過各種進步活動,影響了華南小學校長吳秀春,為保護、掩護地下黨組織和革命同志,吳秀春曾向地下黨組織透露五華縣偽政府通緝鄧基同志的密令和“異黨分子”名單,使我黨組織及時轉移,免遭破壞。
通過不斷的宣傳,柘陂革命事業(yè)越來越壯大,并成立組建了武工隊,而華南小學地下黨組織也以柘陂為活動基地,多次成功瓦解和策反周邊敵軍,并配合武裝力量,在1949年5月份解放了忠信全鎮(zhèn)。
如今,為了保留舊址,華南小學新址已遷移一旁,舊址成為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為了繼承革命傳統(tǒng),每一屆新生入校后,華南小學的老師們依然帶著學生傳唱這首校歌,讓學生傳承當年革命先輩甘于奉獻自我、不畏艱苦的精神。
見習記者 吳文婷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