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 茶
作者:王劍發(fā)
家里的茶事,分工是明確的,媽媽負責采摘,而爸爸負責制茶。
一年中,春分茶最好,自然界遵循秋收冬藏、厚積薄發(fā)的規(guī)律,春分時節(jié)的第一撥茶,吸收盡日月精華,歷寒冬而初發(fā),各種養(yǎng)分、礦物元素、微量元素最為充沛。因此是最好的茶。但產(chǎn)量卻不多,次之,就是清明茶,清明茶,產(chǎn)量多。及清明時節(jié),溫度上升,氣清景明,茶葉也長得快了,這時媽媽忙不過來,便叫我們幫忙。
一大早,還有點涼意,我們便到了茶山。霧還沒有完全消散,遠山還在一片朦朧的睡意中,竹叢里過夜的鳥也剛蘇醒過來,幾只早起的鳥兒站在高枝上,在纖細的枝頭搖擺著,同時也賣弄著清脆的歌喉。不一會,唱歌的那幾只鳥跳離了枝頭,飛了出去,竹叢里“撲騰、撲騰”幾聲,瞬間飛起了幾十只小鳥,發(fā)出一陣聒噪的聲響,又朝前面追了出去,匯集成一個鳥群,沿著小山的邊際,起起落落地飛行,很快便隱在了山林里,嘰嘰喳喳的聲音還隱約在耳邊。
媽媽采摘地埂上的茶樹,茶樹高,她就站著采,又安排我們采臺地上的小茶樹。茶山蚊蟲不少,采摘前,媽媽拿一根長竹竿,敲打一行行一壟壟的茶樹,一是驅(qū)蛇,二是防蜂。一些小黃蜂喜歡在濃密的茶樹里做窩,采摘時容易受到攻擊。而蚊子和“火辣蟲”就沒辦法了,防不勝防的。向風(fēng)處點燃一圈檀香,其實防蚊效果是聊勝于無而已。
臺地就是旱地,之前春種花生、黃豆,秋種蕃薯,近些年茶葉需求旺盛,便改種了茶。臺地上的茶剛種兩年,小棵,我們便蹲著采。臺地茶種得整齊,一壟一壟的,橫豎都成行。茶樹小,葉子稀,要采摘的嫩葉更加鮮明。我和妹妹一開始熱情也高,比賽著看誰采得多,經(jīng)常是僅僅采了幾株樹冠上冒得特別長的嫩芽,就急匆匆地采摘下一棵樹了。所以,我們采的茶樹很多,而小籃筐里的茶葉卻很少。很快,我們便采累了,腳麻了,這時,茶樹上跳出來一只蚱蜢,我們就去捕。我跑過去,合并雙手,往地上一撲,蚱蜢又一跳,再一跳,然后展翅飛入了灌木叢。我們追到了灌木叢,卻不再是為了蚱蜢,因為我們看到“拖盆兒”紅了。幾顆“拖盆兒”分布在藤上,被綠葉襯托得鮮紅鮮紅的,很吸引人。我輕輕踩進灌木叢,繞過帶刺的枝條,探身去摘“拖盆兒”,不想,驚動了一條小蜥蜴。小蜥蜴悉悉窣窣地一陣爬行,然后勾過頭來,側(cè)著眼睛瞧了一下,再鉆入了洞口。
趁著早上清涼,媽媽一聲不吭地采茶。茶壟間,媽媽穿著長衣長褲,頭戴大涼帽,腰間掛著一個小竹籮,雙手快速地跳動。我們摘了“拖盆兒”,吃在嘴里酸甜酸甜的,輕手輕腳走過來,看媽媽采茶。我們走近了,躡手躡腳的,她并未察覺。媽媽是會雙手同時采茶的。兩只手,一左一右,半握拳,挨著茶樹樹冠,又快又準地捏住嫩葉的莖,再輕巧地扯,兩葉一芯的茶葉應(yīng)聲而斷,又順勢跳入掌心窩,轉(zhuǎn)瞬間,拇指與食指又捏住了另一株嫩芽。待手心窩里的茶葉多了,兩手朝腰間的小籮筐一拋,張開五指,對手一拍,一邊挪移到下一棵茶,一邊抬頭看一看。動作周而復(fù)始,嫻熟優(yōu)雅。兩只手依次上下跳動,幅度不大,卻起伏有致,遠看過去,還真有點行走在琴鍵上的味道。只是,沒有聲音的優(yōu)美旋律,只有朝陽光影在方寸間的陰暗變化。媽媽抬頭的瞬間,我們“撲哧”地笑出聲來,媽媽也不惱,粲然一笑。妹妹喂給媽媽兩個“拖盆兒”,媽媽直說酸,然后對我們說:“趁太陽不猛,再去摘一會呀。”然后,她就不再理會我們,又進入了采茶的節(jié)奏中。
太陽升高了,開始炙烤大地,裸露的皮膚曬得熱熱的,汗水悄悄順著臉頰往下流。抬頭看媽媽,媽媽已經(jīng)調(diào)轉(zhuǎn)頭來,開始采摘那一行茶樹另一面的葉子了。這一面的茶葉,要在低一級的旱地上摘,有些地方還要直著腰踮起腳才夠著摘,只好單手采摘。此時,大涼帽卻成了障礙,她只好把大涼帽和小籮筐都取下來。太陽照著媽媽的后背,媽媽踮著腳,伸長的手在茶樹上晃動,我真想把媽媽當成畫家,在綠色的畫布上點染人生,然而,實際上她是在采摘辛酸的生活。
突然,妹妹發(fā)出了“唉呀”一聲,隨即哭出聲來。我和媽媽都趕緊跑過去,原來,妹妹被“火辣蟲”刺到了。一條“火辣蟲”趴在一片茶葉上,黃綠色,不細心看,還真難以分辨。這種毒蟲滿身長小刺,碰到皮膚,霎時引起劇痛,火燒火燎一樣,過一會痛感消減,但是皮膚就起了一塊紅斑。妹妹哭得梨花帶雨,媽媽一邊安慰,一邊把那條“火辣蟲”連同葉子一齊扯下來,丟到地上踩死了。媽媽又把水壺拿過來,打開蓋,用水沖洗妹妹被刺傷的手背,再安慰幾句,就叫我們回家去。
我們回到家,又饑又渴,趕緊吃了一些東西。直到正午過后,媽媽才回來,腰間掛著滿滿一籮筐茶葉,汗涔涔的臉上寫滿疲憊,但笑意盈盈。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