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中記憶
作者:尹育青
20年前的9月,我來到東源中學,同來的還有一批老鄉(xiāng)校友。那時的東源中學才5歲,年輕的學校,條件也是“年輕”的。沒有一座像樣的校門,只能從一段圍墻開個口子,權當校門。校內建筑寥寥,單調。綠化也少,沒幾棵樹。所謂的田徑場,半是黃土半是雜草。教工宿舍對面有個山丘,叫虎形山,山上草木稀疏,黃土為主,但見一些雞鴨在上面悠閑踱步,隨意覓食,雞屎鴨屎也隨處可見。
教工宿舍不夠住,只能騰出一些學生宿舍做新來教師的臨時宿舍。有的女老師受不了這么簡陋荒涼的環(huán)境,當場就哭了,男老師相對堅強些,但面對這樣的境況,難免心頭拔涼,難過。好在學校對我們很友好,盡全力地照護我們。大家心知肚明,這樣的環(huán)境是客觀存在的,既來之則安之,環(huán)境不好,人可以努力慢慢改變嘛。
那時校長朱書平也很關心我們,不時來宿舍和我們拉家常。記得一次,談到學校面臨的困難時,他還“幽默”了一回。他微笑著指著旁邊的虎形山說:“隨著學校條件的改善,我們要改變很多地方,包括這虎形山,我們要在上面種樹種草栽花,把它打扮得漂亮些,F在這種滿山雞鴨跑的情況要改變,我剛從山上下來,不小心踩到了不知是雞屎還是鴨屎。”我們都笑了,有人說自己之前也踩到了雞屎,也有人說在縣政府前面的廣場上,有牛在吃草拉屎。氣氛變得更加輕松活躍起來了。20年后再看看東源中學的樣子,再看看東源縣城的模樣,真有歲月不居、今非昔比之感。
那時學生和我們年紀相差不大,大概5到7歲的差距吧。就和兄弟姐妹一樣,幾乎沒有什么隔閡。我剛到廣東,在河源市區(qū)看到很多李小龍的畫像和影碟。我突然想起小時候父親訂的一本雜志《拳擊與格斗》,里面有關于他的介紹。李小龍祖籍在廣東順德,于是我查找了相關資料,然后用了一節(jié)課和學生探討李小龍,他們興趣盎然,氣氛熱烈。他們沒想到,一個外省來的新老師竟然和他們談起他們省的名人,一下子拉近了距離。尤其是男孩子,對武打明星本就很有興趣,課堂氣氛甚為和諧熱烈。后來不知怎的,他們偷偷給我起了個綽號“龍哥”。這讓我受寵若驚,背脊冒汗,我怎敢和巨星相提并論呢,但學生就喜歡這樣,有什么辦法呢,這一喊喊了20年。
2006年學校新建了校門,我的第一屆學生也畢業(yè)了,很有紀念意義的事情。不久,省一級學校評審也通過了。此后,學校日新月異,發(fā)展越來越快。2006年是特殊而有意義的一年!
我們個人的境遇也隨之改變,大部分人留在了東源中學,在這里買房、結婚、成家。歲月倏忽,我們都步入了中年,光陰似梭,一晃20年了。
隨著學校變化的是整個縣城的發(fā)展、變化。縣城也由原來的荒涼簡陋,變得人氣很旺,人口大增,建筑鱗次櫛比,初具現代化縣城的模樣了。
對東中的記憶,伴隨著對自己青春的懷念,也是對東源發(fā)展歷史的回瞻。東中,這輩子與你在一起了,這是我們的緣分!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